浮世绘百态
<诸国瀑布游之木曾路奥阿弥陀瀑布>; 葛饰北斋; 1833年
浮世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山”。在长达三百余年的时光中,无数画师创作出了浩如烟海的佳作,其体系之复杂、人名之繁多、变化之曲折,常常让专业研究者也感到吃力。已经踏入这座宝山的人即使穷其一生也难以遍览所有美景,慕名而来的爱好者则不得其门而入,不知从哪里开始欣赏、理解、研究这门艺术。不提版元、画师、历史断代、品相鉴赏等专业性较强的话题,单是浮世绘的题材分类就是一道门槛。美人画、役者绘、武者绘、风景画、名所绘、浮绘、时事画、讽刺画、戏画、见立绘、物语绘、历史画、横滨绘、见世物绘、双六、影绘、鲶绘、摺物、肉笔……名目繁多,难以胜数。
此时的我们就需要一张最基础的“入山地图”。让我们从介绍这座宝山中的“名胜”开始,聊聊浮世绘都有哪些题材,如何判断,各有哪些佳作。按图索骥,开启走进浮世绘世界的第一步。
<千代田之大奥 茶汤>; 杨洲周延; 1895年
浮世绘的题材分类多达数十种,根据主题和创作意图,我将其粗分为四大类,即以人为主角的人物画、以景物为主题的风景画、以反应社会百态为主题的时事画、以娱乐幽默为主题的戏画。
人物画又可以细分为美人画、役者绘、武将绘、相扑绘、见立绘等几种,其中美人画和役者绘无疑是浮世绘的两大支柱,占据了半壁江山。
风景画诞生较晚,但成就之高却完全不逊色于传统题材,与役者绘、美人画三足鼎立,共分秋色。
时事画的涵盖范围更广,画家借此记录战争等重大事件、展示展览会和节日祭典活动的盛况、传播名人的讣告、宣传西洋传来的新鲜事物等等,在江户时代扮演了“新闻媒体”的角色,战争绘、见世物绘、死绘、横滨绘等都属于这个类别。
戏画同样包括许多以幽默、有趣、娱乐为特征的作品类别。标准的戏画是指大量运用动植物拟人、比喻指代等手法的画作,金鱼、猫咪、甚至南瓜玉米都像人一样穿衣戴帽,奔波劳碌,让人惊艳于画家的“脑洞之大”,趣味十足。除此之外还有供游戏娱乐用的玩具绘和双六绘,用来制作风筝的凧绘等等。幽默有趣的戏画不仅能博人一笑,还能以“笑”为武器,画师往往借物喻人,用讽刺画来针砭时政,表达民意。
还有一些画作难以被归纳到以上四大类中,可以单独列出。比如夏日必备的团扇绘、与文学关系密切的狂歌摺物绘、质感特殊的缩缅绘、组合多变的张交绘,还有与文人画关系密切的花鸟画、题材大胆的春画等。粗斩细切,将浮世绘粗粗分为几个大类后,我们就对题材有了初步的认知,接下来就能具体到某一个小类,细细辨析其特征、了解这一品类下的代表画师与代表作
<武藏百景之内 两国花火>; 小林清亲; 1885年
人物画:美人、役者、武者、相扑、见立
美人画顾名思义是指以女性为主角的浮世绘。其中的主角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吉原游郭中的游女花魁,描绘她们在青楼中的奢华酒宴,以妩媚、华丽、美艳型的美人为主;其次是民间的一般女性,在茶屋料亭工作的人气店员也会作为“国民偶像”被选为主角,衣着朴实,展现了健康自然的魅力;还有少数美人画以历史上的美人或大奥城中的女官为主角,透过她们展示了统治阶层的生活一角。美人画不仅仅是展示女性魅力的手段,还是商家宣传商品、民众追逐流行时的宣传方式,也就是江户时代的“时尚杂志”。
<青楼美撰合 初買座敷之圖 扇屋瀬川>;鸟文斋荣之; 1796-97年
役者绘又是什么?役者就是“演员”,他们在舞台上演出歌舞伎或狂言等江户人为之着迷的戏剧,如同今天的顶流明星一样坐拥大量追随者,而这些歌舞伎的狂热爱好者就是当时役者绘的主要消费者。役者绘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表现的是戏剧本身的情节与舞台上的演出精彩场面,让人能对着画面想象或回味整场演出;另一类以人气役者为主角,抓住演员本身的五官特征和标志性的神态动作,着重表现演员本身的个人魅力,让其追随者趋之若鹜。
<天竺德兵衛 尾上菊五郎>; 丰原国周; 1881年
武者绘的主角是英勇的武将或好汉,展示了男性的力量美。武将绘的主角有的来自于历史上著名战争中的名将英雄,有的则是小说戏剧中的江湖豪杰。紧张的打斗、紧绷的肌肉、勇武的身形、充满压迫力的姿势与构图,都是武者绘的看点。
<通俗水浒传豪杰百八人 石将军石勇>; 歌川国芳; 1845-50年
相扑绘在江户时代同样有着很高的人气,喜欢相扑力士的人不在少数,相扑绘的主角正是这些魁梧健壮异乎常人的力士。常常以三枚续的方式记录两名力士在土俵上奋力推挤的比赛场景,以紧张的氛围感和夸张的肌肉表现为看点。
<相扑绘>; 歌川国贞; 1860年
见立绘是人物画中最特殊的一种。画师用身着当代服装的男女为主角,重新演绎历史传说或文学典故中的故事,看似只是普通的日常,实际却暗藏玄机等待观众细细品味。比如铃木春信的「见立蚁通 雨夜宫诣」,画上是一位在风雨中手持灯笼、徘徊在神社鸟居前的美人,实际上却是指平安时代的诗人纪贯之在蚁通神社遇见神明的传说故事。对于熟悉古典文学的江户读者而言,见立绘不仅具备作为艺术品的美,还有着丰富的内涵,如何理解作者对典故的表现,找到作者隐藏的巧思,这都是见立绘独有的趣味。
<见立蚁通 雨夜宫诣>; 铃木春信; 18世纪
风景画:浮绘与名所绘
浮世绘的风景画可以分为早期的浮绘和晚期的名所绘两大类。早期的浮绘虽然也运用了透视,但技法并不成熟.而且浮绘的立体感本身就是其卖点,被极度夸张的透视和景深虽然很有趣,但对呈现山河之美没有什么帮助。
<浮绘境町葺屋町颜见世夜芝居之图>; 歌川丰春; 1780年
晚期的名所绘则是在西方技法被进一步研究吸收之后,借着旅行热潮而逐渐兴起的品类,它以旅途中的山路、驿站、各个城市的名胜、美景、地标建筑等为主题,重点是表现摄人心魄的风景之美。透视和光影技法作为辅助,为画面的空间感、天气、时间等隐藏信息起到了很大作用。 名所绘既是人们了解远方的窗口,也是旅途最宝贵的纪念品。
<名所江户百景 龟户梅屋敷>; 歌川广重; 1857年
时事画:战争绘、见世物绘、死绘、横滨绘
战争绘与武者绘的关系十分密切,区别在于武者绘的主角是战争中的风云人物,特写某一位著名的英雄,而战争绘则更关注战争群像,展示了两军对垒、混战厮杀的战争场景。发生于幕末-明治初期的几场“内战”是战争绘的热门主题。
<平壌攻撃電気使用之図>; 小林清亲; 1894年
见世物绘中的“见世物”指的是“稀奇的、能引人观赏的东西”,比如竹编、贝雕的大型工艺品、来自异国远方的珍禽异兽、魔术、杂耍、高空特技等等。这些表演一般在寺庙或神社的空地上举行,很像今天的“庙会”,见世物绘就是专门描绘这些热闹场面和表演者的浮世绘。
<大江山酒吞童子>; 歌川广重; 1819年
死绘就是浮世绘版的“讣告”,是为了悼念歌舞伎演员、顶级游女、浮世绘画师等江户民众心中的“公众人物”而创作的浮世绘。这些社会名流背后都有大量追随者,对他们来说,名人去世也是重大的社会新闻,死绘不仅是他们了解信息的途径,也是他们表达哀悼、纪念死者的方式之一。
<死绘 中村玉助>; 歌川国贞; 1838年
横滨绘出现最晚,是在幕末到明治初期出现的一种特殊浮世绘。横滨是日本开放给外国商人定居的第一个港口,横滨绘描绘的就是这个新兴港口城市逐渐西洋化的街景风貌,和在这里生活的西方人的穿着与生活方式。西装、欧式长裙、西式建筑和家具、持枪的卫兵、蒸汽船、火车等等新奇的事物都是横滨绘中的常见元素,记录了一个新旧交融的独特时代。
<横滨海岸铁道蒸汽车图>; 歌川广重; 1874年
戏画:拟人画、妖怪绘、讽刺画、玩具绘
戏画可以泛指一切幽默有趣,不那么严肃的浮世绘,既有可以作为游戏道具的玩具绘,也有引人一笑的拟人画和妖怪画,拟人画和妖怪画中又有一部分称为“讽刺画”,能以“笑”为武器,暗藏对幕府和时事的讽刺抨击。
拟人画是指将动植物或生活道具拟人画,让它们穿着人类的服装,赋予它们人类才有的感情,让他们演绎人类的日常生活。比如散步的金鱼、穿和服进澡堂的猫、弹奏乐器的蔬菜、青蛙们两军对垒捉对厮杀等等。奇特的想象力和滑稽可爱的效果展示了江户人独特的幽默感。
<锦灯笼各种>; 歌川国芳; 1843-47年
妖怪画则是以神话、历史、传说中的妖怪、怨灵、鬼神为主角的浮世绘。猫又、河童、山姥、狐狸、怨灵都是这类画作常见的题材,堪称浮世绘中的“百鬼夜行”。有的妖怪绘以阴森恐怖的氛围取胜,有的则反其道而行之,用鬼神的身份和滑稽的行为形成反差,荒唐幽默,引人发笑。
<地狱大夫与一休>; 河锅晓斋; 1871-89年
讽刺画则是拟人画和妖怪画中的一个特殊子类,画师借物喻人,以鬼比人,用妖怪或拟人的动物形象来针砭时政、讽刺当政者和时局。由于江户时代严苛的审查制度,画家们不能直接批评当权者,便巧妙地将拟人画和妖怪画作为掩护,用动物或鬼怪的故事来影射现实中的不公与弊病。这些画作表面上趣味盎然,实则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与尖锐批判。
<源赖光公馆土蜘蛛作妖怪图>; 歌川国芳; 1843年
玩具绘是专为儿童设计的浮世绘,它有很多种形式,共通的特征就是可以作为玩具供孩子们娱乐。比如“双六绘”是棋类游戏双六的道具,凧绘是孩子们用来裱糊分钟用的装饰品,还有的上面印有多种人偶、道具、动物图样,可以沿着虚线剪下来当成过家家的道具。这些浮世绘形式多样、色彩鲜艳,是江户儿童和平民百姓最常见也最容易获得的娱乐之一。
<東海道五十三次はんじ物>; 歌川芳藤
特殊的浮世绘:摺物绘、团扇绘、缩缅绘、张交绘
摺物绘是一种私人订制的浮世绘,以数量稀少、制作奢华、格调高雅为特征。富裕的文人阶级在新年、诗社聚会或比赛时,为了与朋友互相赠送礼物留念,也为了互相炫耀自己的财力与文化素养,常常会请画师特别定制摺物绘。它的制作成本极其高昂,印刷工艺考究,往往与狂歌或和歌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题材也常为静物、花鸟等更显克制文雅的内容,非常注重细节与质感。
<两扇设计:梅花与波浪>; 鱼屋北溪
团扇绘则是实用性最强、制作数量最多的浮世绘之一,是江户人夏季用来裱糊团扇的装饰品。团扇绘的主题无论是花鸟、美人还是役者,大多都有着浓浓的夏季风情,为了配合团扇的形状,画面也被特地设计成扇形。出版数量虽大,但其中大部分都在江户时代被作为日用品消费,留存至今的团扇绘并不多见。
<风俗三人生醉>; 歌川国贞; 1853
缩缅绘的独特之处在于印刷技法,它是通过物理挤压处理被缩小了的浮世绘。在印刷完成之后,用一架特制的木制工具从四面反复挤压画作,让纸面产生像绉布一样的褶皱纹理,画作尺寸也随之变小,摸上去有类似布料一样的凹凸肌理感。缩缅绘大多制作于幕末到明治时期,也是当时外国人十分喜爱的出口商品。
<尾张屋二楼之图>; 二代目歌川国贞; 1867年
张交绘是一种由多个小画面组合而成的浮世绘。一张版画上印着许多小的独立图案,观众可以将它们剪下,作为单独的画作张贴。它的主题多样,既可以是美人、风景,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充满了趣味性和实用性。
<国尽张交图会 大和 吉野>; 歌川广重; 1852年
花鸟画
花鸟画顾名思义,就是以花卉、鸟兽、昆虫等自然生物为主角的浮世绘。它深受中国画、南画、大和绘等文人画的影响,立意偏向高雅、含蓄、诗意之美它很讲究平衡写实与诗意,一方面注重描绘花瓣质感、枝叶形态、鸟儿的动态 ,一方面辅以经过精心设计的构图来凸显情绪与氛围。花鸟画广泛存在于各个形式的浮世绘之中,团扇绘和摺物绘里也常有涉及。
<鸟合 桃花与目白>; 窪俊满; 1805-10年
春画
春画是以“性”为主题的浮世绘,描绘的是描绘男女交合的情色场景。虽然主题敏感,但在江户时代却有着经久不衰的人气,几乎所有浮世绘画师都创作过令人脸红心跳的出色春画。在当时,春画并非禁忌,不仅能公开出版,制作流通量也十分庞大。它并不是一味以色情为卖点的低俗娱乐,画师对人物的神情、姿态、画面场景中的故事性、配色、线条等各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一部分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在今天也被作为艺术品看待。
<歌満くら>; 喜多川歌麿; 1788年
Sharon